栏目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非公党建 > 经验交流 >

加快建设产业优化、绿色安全、经营高效的农业强省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省农业农村厅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奋发进取,努力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篇章落地落实、加快建设农业强省上实现新突破。

  着眼河北农业区位优势和农业大省位置,统筹远中近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制定《河北省农业强省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7年)》,分别明确2023、2025、2027、2035年工作目标,重点围绕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稳定“菜篮子”产品供应、做强农产品加工业、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完善支撑服务体系等五方面重点任务,配套制定了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农产品加工倍增、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强化农业科技支撑、智慧农业建设、农业品牌建设、农业社会化服务提升7个分方案,形成了完备的政策规划体系。在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统筹领导下,省农业农村厅成立由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分管负责同志任副组长的工作专班,指导市、县建立相应制度,形成省市县三级联动的协调推进机制。建立工作台账,明确责任分工,坚持“月报告、季调度、半年观摩、年终考核评价”,将农业强省建设成效纳入乡村振兴督导考核重要内容,强力推进落实。围绕重点任务落实,梳理谋划重点项目,逐项明确项目投资、建设年限、所属地区、建设规模及内容,形成项目清单,统一纳入全省农业项目管理系统,实时调度建设进展。在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全省农业农村系统合力推进农业强省建设,实现良好开局。

  河北省强筋小麦生产基地藁城强筋麦产区

  粮食安全根基进一步夯实。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划定耕地保护目标8801.91万亩,永久基本农田7666.81万亩,健全县乡村三级“田长制”责任体系,2022年新建高标准农田360万亩、累计达到5230万亩。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粮食总产量连续十年保持在700亿斤以上。2022年全年粮食播种面积9665.67万亩、单产399.88公斤、总产773.01亿斤,实现面积、单产、总产“三增加”,创历史新高,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目标任务。今年春播以来,把国家下达粮食生产任务逐级分解到县乡、落实到作物到地块到主体,环环紧扣,季季紧抓。召开全省农业春季生产会、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推进会,推行全程精细精准科学管理行动,分作物落实精细化、精准化、规范化管理方案。成立14个厅领导带队的包联指导组,充分发挥行政包联和技术服务“两大体系”作用,指导各地强化春耕春管,持续开展“奋战90天夺夏粮丰收行动”,确保全年粮食产量达到761亿斤以上,圆满完成国家下达任务。推广种植“马兰1号”501.8万亩,新增强筋小麦50.3万亩、总面积达到550万亩以上。落实322万亩高标准农田新建和改造提升任务,夯实丰收基础。遴选永年、肥乡等16个县整县推进玉米单产提升,遴选藁城、无极等2个县(市)整体推进大豆单产提升。在鸡泽、赵县等地启动建设10个农机作业“千亩方”,深挖农机增产潜力。

  “菜篮子”产品稳定供应。树立大食物观,严格“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考核,持续推动菜蛋肉奶等“菜篮子”产品稳产提质。2022年,全省蔬菜播种面积1257.99万亩,同比增长3.03%,产量5406.79万吨,同比增长2.32%。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475.4万吨、398.4万吨和546.7万吨,分别增长3%、3%和9.7%,生鲜乳产量由全国第三跃居全国第二。水产品产量112.4万吨,同比增长4.0%。在农业农村部明列的13类主要农产品中,除稻谷、大豆、油料外,河北绝大多数农产品净调出量可观,为全国农产品稳产保供做出了河北贡献。我省蔬菜、猪肉、牛肉、羊肉、白条鸡、禽蛋在北京批发市场占有率分别为43%、25.8%、65.2%、87.7%、72.3%、38.5%,是首都最为重要的农副产品供应基地。今年以来,启动建设衡水沧州高品质蔬菜产业示范区,制定印发“1+8”行动方案,出台10条支持政策,安排1亿元专项资金,开展10余次招商活动,已有30多个项目落户衡水和沧州。联合北京农业农村局认定100多家环京蔬菜生产基地,积极推进净菜进京。推广20种全省适用的新型实用设施,新建改造设施3.2万亩。

  唐山市乐亭县规模化海参养殖基地

  农产品加工能力持续增强。推动农产品加工企业向产地下沉、向园区集中,2022年,年产值超百亿元的农产品加工集群达到10个,年产值超10亿元的农产品加工集群达到105个,国家级、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分别达81家、964家,国家级产业强镇达到57个。今麦郎、五得利、金沙河、玉峰粮食加工量均居全国前列,小麦加工量为全省种植面积的1.5倍;山楂、板栗、杏仁等特色林果综合加工能力均居全国第一位。今年以来,按照“项目支撑、龙头带动、集群发展、加工延链”的思路,聚焦粮油、蔬菜、果品、中药材、奶业、畜禽养殖六大主导产业和五大千亿级工程,梳理农业头部企业28家,省农业农村厅级领导带队上门招商、精准对接,达成合作意向39个。举办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大会、畜禽种业大会、梨电商大会、奶农大会、河北品牌农产品北京“六进”行动等专题招商活动。截至5月6日,全省招商签约项目223个,引资额764.5亿元;2162个纳入管理的农业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56.5亿元。实施强龙行动,支持汇福粮油、今麦郎、君乐宝、同福等头部企业开发“高精特新”产品,开展品牌营销,大力拓展市场,争创世界一流企业。

  邢台市内丘县岗底苹果种植基地

  现代农业园区蓬勃发展。坚持集群、园区、项目一体推进,成功打造鸭梨、越夏食用菌、燕山太行山道地中药材、环京津奶业、环京津设施蔬菜、优质小麦等6个国家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创建9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231个省级现代农业园区、1500多个市县级产业园,构建了以国家级园区为龙头、省级园区为骨干、市县园区为基础的现代农业园区发展格局。产业园基本覆盖了强筋麦、蔬菜、水果、生猪、马铃薯、食用菌、中药材等极具河北农业特色的产业,培育壮大了华裕蛋鸡、鹿泉乳业、平泉食用菌、安平生猪等一批绿色优质农产品规模化生产基地,示范引领了区域现代农业发展,带动400万农民稳定增收。今年以来,安平、宣化2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通过农业农村部验收,新增辛集1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安排资金5000万元,省市县三级联创,推动产业园提档升级,重点支持20个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对全省现代农业园区进行动态监测,启动推进园区产品进万企活动,筹划建设京津冀园区农产品产销对接平台,提高园区农产品售卖量。

  支撑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坚持产业需求导向,加强科技支撑,优化金融服务,充分发挥社会化服务组织作用,为产业提升奠定坚实基础。重点建设10个国家农业重点实验室和农业科学观测站,创建23个农业产业体系创新团队。2022年,围绕卡脖子技术和瓶颈制约,破解各类技术难题62项,研制新型生产设备和农机具54台套,研制新农药、新肥料、新饲料等36种,建立科技试验示范基地312个。全省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保持在98%以上,规模养殖良种覆盖率达到100%,小麦、玉米综合机械化率分别达到99.7%、92%以上。汇聚政府、高校、企业三方资源优势,创建300个农业创新驿站,实现全省农业大县和农业特色产业两个全覆盖,打造了集科研、孵化、中试、应用、推广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科技创新高地。创新金融支农机制,派驻509名金融专员到试点乡镇加强金融对接,精准解决经营主体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积极培育农村新型经营主体,省级示范社、示范家庭农场分别达到1788家、1749家,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组织发展到3.25万家。今年以来,完成19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第三期组建工作,2位院士入选首席专家,启动有潜力品种技术团队组建工作。启动实施核心种源、农机装备等4大重点领域、17项核心技术“揭榜挂帅”科技攻关。认定省级示范农业产业化联合体320个,串联1863个合作社、1135个家庭农场,大幅提升农业生产规模化、组织化水平。

  (执笔人:单守林、刘志刚、周繁、李思言)责任编辑:李晓